行走的课堂(六)—校地合作,课程共建
供稿人:曾杰强、粟倩钰、周卓颖 摄影:张涛 一审:钟鸣扬 终审:刘晓红
2024年3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在南华大学设计研究院与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建筑系的共同策划与组织下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行走的课堂(六)—校地合作,课程共建》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与社会实践,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居住区规划及高层建筑设计的理解和认知。
活动由设计院刘晓红院长亲自带队,建筑系师生共计32人热情参与。在刘晓红老师的引领下,师生们先后来到了多个居住区及高层建筑进行实地调研。现场,专业的顾问团队为师生们详细讲解了各个项目的设计理念、功能布局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点,使得同学们能够直观、生动地了解实际项目中的设计细节和应用技术。
除了实地调研,师生们还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我们深入了解了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和期望,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学生们踏入了不同类型的居住区,对高层建筑的环境和氛围进行了实地考察,亲身体验了高层住宅居民的生活节奏,这对于后续的建筑设计元素提取和功能布局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这种实践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设计灵感和素材。
第一站 长沙国际会展新城规划展示馆
第一站,学生们来到了长沙的东部,浏阳河畔,目睹了长沙国际会展新城的迅速崛起在长沙国际会展新城规划展示厅,我们详细了解了长沙国际会展新城的总体规划,湖南自贸会展区块五位一体复合型立体交通网络,“一轴,二条,三片区”的规划空间结构等几大主题板块。整个展览以点带面,多维度、多方位地展示了会展新城的宏伟蓝图和未来发展潜力。
通过亲身感受和深入了解长沙会展新城的规划理念和发展趋势,学生们对未来建筑设计中的元素提取和功能布局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对我们的专业成长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站 长沙国际会议中心
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作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最专业化的会展场馆,位于长沙国际会展新城核心区,与长沙高铁南站隔河相望。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21万平米,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先生担任总设计师。
在探索建筑设计之美的旅途中,长沙国际会议中心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它不仅展现了现代建筑的魅力,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位于长沙国际会展新城的这一地标性建筑,以其专业的会展功能和宏大的规模,吸引着众多目光。
建筑的外观设计,巧妙地以“简牍”为原型,将竖线条的金属折板立面处理得恰到好处,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这不仅仅是一种美学上的追求,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哲学思想的一种深刻诠释。当你置身于这座建筑中,仿佛能感受到“山水有境、天人合一”的深远意境,仿佛自己就是这幅山水画中的一部分。而建筑的内部结构也同样令人惊叹。从一层的多功能厅,到二层的礼仪大厅、宴会厅和主会场,再到三层的圆桌会议区,每一处都充满了设计师的匠心独运。特别是那些36m、54m、75m等大跨度无柱空间的设计,更是展现了建筑结构的巧妙与先进。刘老师以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会议中心设计的要点。面对同学们的积极提问,老师也总是耐心地一一解答,让同学们对建筑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的调研,让我们领略了现代建筑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三站 长沙融创施柏阁酒店群
师生们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第三站来到了与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紧邻的长沙融创施柏阁酒店群。这个酒店群项目于2021年完工,它的设计巧妙地以长沙太平街的地貌为灵感,融入城市的历史肌理中。酒店群不仅尊重了周边的历史建筑环境,更以民国风情的建筑为基底,成功地重塑了长沙传统街道巷陌的独特空间体验。
师生们在曼妙的灯光和迷人的音符中,跟随产业园主管的引导参观了威孚仕VFS Global签证中心。这个中心作为湖南自贸区国际商务商事服务区的代表性机构之一,为众多国际游客和商务人士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在短暂的闲暇时光里,一部分同学途经塞尔维亚咖啡区,品尝着香浓的咖啡。咖啡师展示了我精湛的拉花技术,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欢声笑语。这短暂的放松时光,让紧凑的行程变得更为愉快和享受。随后,师生们来到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生态大堂共享自助餐厅。这个餐厅遵循着“回归自然,融合现代”的设计理念,通过依傍山水、借物为景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了一个兼具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生态型花园大堂。这个多功能的大厅不仅可以分隔出多个灵动空间,为宾客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同时也成了师生们此次调研之旅中难以忘怀的一站。
第四站 长沙运达会展湾
雨中的运达会展湾售楼部别有一番韵味,细雨为它增添了一抹柔和而神秘的光彩。尽管天空并不作美,但这并没有阻挡师生们探索的脚步。湖湘首个湾区高端城市综合体—运达会展湾,这个坐落在长沙自贸交流区的庞然大物,占地1100亩,是一个集住宅、商业、文化、体育和康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一带一轴一洲一湿地双公园”,为其赋予了无与伦比的生态优势。在顾问的详细解说下,师生们观看了会展湾住宅区的宣传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整个楼盘的规划全貌,从总体布局到每个细节的设计,都彰显着开发商的专业和用心。随后,我们参观了几套精心设计的样板间。这些样板间不仅展示了房间的空间布局和装修风格,更让师生们对房间的细部构造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城市综合体规划的知识,还深刻感受到了现代建筑设计的魅力和对细节的执着追求。
第五站 福天藏郡
探访福天藏郡:清华设计团队的立体生态创新之作
在细雨的洗礼下,我们到达了最后一站—福天藏郡。这个项目,堪称长沙建筑界的新星,由庄惟敏院士领衔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倾力打造。它不仅是长沙首座立体生态创新建筑,更将绿色生态与都市生活完美融合,真正实现了“一栋建筑就是一片森林”的愿景。
福天藏郡占地约70万㎡,分为三期进行开发,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商业配套以及优质的教育资源,无一不彰显了其高端定位。特别是其九年制中小学和沃尔玛商业配套,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生活便利。而这次我们重点参观的三期,更是福天藏郡的压轴之作。其独创的街巷式设计,每两层就设有一个共享平台,这些公共院落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更在无形中拉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这种设计,仿佛让人回到了传统的街巷生活,充满了亲切与温暖。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那些采用错层设计的空中庭院样板房。置身于其中,仿佛置身于别墅之中,6米高的庭院,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阳台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斜撑外置结构,270°无遮挡观景,三面采光,让人尽享阳光与美景。福天藏郡作为立体生态创新建筑的独特之处。其街巷式设计和错层空中庭院为我们展示了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性。每一处设计都体现了对空间的巧妙利用和对生态理念的深度贯彻。这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设计视野,也为我们未来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灵感来源。也为未来的居住区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启示。福天藏郡之行也是探寻绿色生态家园与景观设计之美,深入福天藏郡小区,每一步都仿佛踏入了不同的风景画卷。这里,空中庭院与绿化园林交织,原生公园与空中花园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生态画卷。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精心的景观设计与专业的工程管理。
四周的生活氛围日渐浓厚,长郡天心实验学校的开学更是为这片区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同学们沿着小径,感受着每一处景观设计所带来的独特魅力,这些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打造一个真正宜居、宜游的环境。一个独特的园林景观,不仅可以成为房地产项目的标志,更可以成为品牌的象征。这背后的创意和设计,都需要经过反复推敲和实践,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福天藏郡独特的建筑魅力,更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福天藏郡将成为长沙乃至全国的一颗璀璨明珠,为都市人打造一个真正的绿色生态家园。
调研心得:建筑之旅的启示与成长
此次实地调研,我们得以深入观察并研究其平面流线、空间布局和整体建筑设计,不仅加深了对这些专业领域的理解,更从中汲取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作为《建筑设计》课程的重要环节,这次调研为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能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通过亲自观察和感受建筑的设计细节,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建筑设计的理念,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更是一种对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回应。
这次调研让我深刻感受到建筑的魅力,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们坚信,未来的建筑设计领域将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加注重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用自己的所学所能,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在此,感谢自贸会展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等单位为我们提供的这次宝贵的调研机会,也要感谢我们的老师在调研过程中的陪伴与帮助,我们要特别感谢自贸会展区的领导热情接待。你们的专业知识和无私分享,使我们收获颇丰。同时,我也要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和立体生态建筑(国际)创新中心的大力支持。你们的专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让我们深受启发。
我们将带着这次调研的收获和感悟,继续在建筑设计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以期在建筑设计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再次感谢所有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单位和个人,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